中国江苏网讯(记者孙骏通讯员阮婷婷杨晶)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每位家长都要面对的问题。孩子感冒了,不少家长最先想到的就是赶紧吃药,然而这么做真的好吗?
学会鉴别感冒类型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药事科主管药师阮婷婷提醒,孩子感冒了,做家长的首先要冷静,对孩子的症状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对病情做一个初步的预判: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来鉴别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冒传染性很强,高发于冬季和初春,孩子感染后往往症状较重,发烧一般都在39℃-40℃,持续3-5天,并且有明显的寒战、头痛,浑身肌肉酸痛、喉咙痛、干咳等,而且精神状态也不佳,这个医院进行积极的治疗,如果放任不管或者拖延,很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延到下呼吸道,从而导致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家长一定要加以重视。而普通感冒虽也有发烧、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状,但一般病情都较轻,多休息、多饮水或者简单的对症处理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用药治疗,差不多3-7天的时间就能自行好转。
“对症下药”科学治疗
当然,孩子的病情有时较复杂,症状也不典型,导致不少家长“傻傻”分不清。此时,可以通过孩子的发烧、咳嗽、流鼻涕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1、发烧。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即便体温没超过38.5℃,也得考虑医院治疗;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还不错,但体温超过了38.5℃,首先要考虑进行物理降温,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选择服用退热药物,比如大家常说的泰诺林和美林。这两类药物都是适用于腋下温度大于38.5℃的儿童,如果服用后4-6小时仍未退烧,可以进行补服,但一天的总次数不能超过4次。此外,不同月龄的孩子服用剂量也不相同,家长应咨询医生或者药师,根据孩子的月龄、体重来决定用药剂量,避免错误服用而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服用退烧药,48小时还未退烧,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2、流鼻涕。孩子感冒后,流鼻涕1-2周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孩子鼻腔短小,鼻粘膜富含血管,很容易鼻塞,此时家长可以用温热毛巾敷鼻根、生理盐水滴鼻或者喷雾。但如果流清鼻涕超过了两周或者流*色的浓鼻涕超过10天,就需要找医生进行评估,排除过敏性鼻炎和细菌性鼻窦炎的可能,并遵医嘱给孩子用药。
3、咳嗽。咳嗽是一种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所以大多数的咳嗽都会自己好起来,盲目的服用止咳药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如果孩子咳嗽比较轻微,频率不是很高,家长只需在家护理就行了,不需要服用止咳药。但是,如果孩子咳嗽已经持续2周,咳嗽频率增高,咳嗽时表情痛苦,呼吸频率增快,甚至出现喘息、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医院诊治。
这些止咳药不宜服用
现在市面上宝宝的止咳药品种五花八门,家长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先仔细看药物成分,如果含有可待因,那么12岁以下的孩子是禁止使用的;如果含有罂粟壳、阿片粉、樟脑酊这三类成分,虽没有明令禁止,但仍建议少给孩子使用。
对于如何预防感冒,阮婷婷提醒,流感也好,普通感冒也罢,病原体都是靠呼吸道传播,因此预防感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开窗通风,赶走弥散在空气的*物。此外,还要按时、按计划给孩子接种疫苗,注意孩子均衡饮食,保障营养供应,适当加强运动,提高孩子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