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脑膜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药古今研究硼砂
TUhjnbcbe - 2022/10/23 20:49:00

一、典籍摘要

1.《本草备要》:“甘微咸凉。色白质轻,故除上焦胸膈之痰热,生津止嗽。治喉痹、口齿诸病。”

2.《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症结喉痹。”

3.《本草便读》:“柔五金,化痰垢,骨哽翳遮,皆可随方应手;清胸膈,利咽喉,咸寒辛苦,尽能取效由人。”

4.《本草衍义》:“含化咽津,治喉中肿痛,膈上痰热。”

5.《本草乘雅半偈》:“辛暖,无*。主消痰、止嗽,破瘕结、喉痹。”

6.《本草纲目》:“治上焦痰热,生津液,去口气,消障翳,除噎膈反胃,积块结瘀肉,阴溃骨哽,恶疮及口齿诸病。”

7.《本草从新》:“甘咸而凉色白质轻,故除上焦胸膈之痰热,治喉痹口齿诸病;能柔五金而去垢腻,故治噎膈积块,结核胬肉目翳、骨哽。证非有余,切勿轻用。”

8.《本草通玄》:“杀劳虫。”

9.《本草求原》:“生则化腐,煅枯则生肌。”

10.《本草撮要》:“味甘咸凉,色白质轻,入手足太阳阳明经。功专除上焦胸膈痰热,治喉痹口齿诸病;能柔五金去垢腻,治噎膈积块结核胬肉目翳骨哽。”

11、《本草易读》:“甘,凉,无*。消痰止嗽,清咽利膈;除热生津,退翳疗疮。消积块瘀肉,疗膈噎反胃。”

12、《本草择要纲目》:“硼砂味甘微咸而气凉,色白而质轻,故能去胸膈上焦之热。其性能柔五金而去垢腻,故治噎膈积聚骨硬结核恶肉阴溃用之者,取其柔物也;治痰热眼目障翳用之者,取其去垢也。”

13.《得配本草》:“甘、微咸,凉。治上焦痰热,瘕结,喉痹,骨哽,恶疮胬肉,翳障,口齿诸病。得生姜片,蘸揩木舌肿强。得冰片少许,研细末,灯草蘸点胬肉翳障。配牙硝,治咽喉谷贼肿痛。配白梅,治咽喉肿痛。”

14.《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味苦辛,暖,无*。消痰止嗽,破症结喉痹及焊金银用。”

15.《外科全生集》:“性暖止嗽,疗喉去翳,口齿诸疮,闪颈促腰,津蘸点目,立愈。”

16.《冯氏锦囊秘录》:“味苦、辛、咸,气暖,无*,色白而体轻,能解上焦胸隔肺分之痰热。辛能散苦、能泄;咸能软,故治口疮喉痹及消肉障翳,并堪吹点甚效。治喉痹肿痛要药,去膈上痰热捷方。去胬肉,消障翳,性能柔五金,消克可知矣。”

17.《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咸,凉。清热,消痰,解*,防腐。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

18.《中药大辞典》:“甘咸,凉。清热消痰,解*防腐。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骨哽,噎膈,咳嗽痰稠。”

19.《中华本草》:“甘咸;凉;无*。清热消痰;解*防腐。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胬肉;阴部溃疡;骨哽;噎膈;咳嗽痰稠。”

20.《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辛,性温,无*,入肺经。主消痰止嗽,理喉痹,破癥结,光明莹彻者佳。蓬砂色白味辛,宜专肺部,痰嗽等证,皆肺火也,故咸治之。”

21.《玉楸药解》:“味咸,性凉,人手太阴肺经。化痰止嗽,磨翳消癥。蓬砂消癥化瘀,治癖积翳障,胬肉结核,喉痹骨鲠。”

22.《饮片新参》:“硼砂咸凉。化痰热,消炎肿,软坚。”

23.《药性歌括四百味》:“硼砂味辛,疗喉肿痛。膈上热痰,噙化立中。”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为四硼酸钠。

2.作用:用于咽喉肿烂,目赤肿痛,热痰咳嗽。

3.药理: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弗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杄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及白喉杆菌、牛型布氏杆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癣菌中的羊毛样小疱子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古今研究硼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