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0日,59岁的万先生(化名)医院北部院区第二次出院。如今的万先生面色红润、笑容灿烂,走路步伐稳健,没人能想到今年年初他曾一度休克、医院ICU抢救近一个月。
治疗腹胀期间突发昏迷
万先生,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和六年的肾病综合征病史,身体消瘦,免疫力较低。去年年底,万先生感觉腹胀难耐,医院就诊,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眼看着肚子一天天隆起,医院住院治疗。
经腹部彩超发现大量积液,胸部CT显示肺部弥漫性分布结节及斑片影和少量胸腔积液。治疗期间,万先生高烧不退,突发昏迷,医生立即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措施。查痰、腹水、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确诊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癫痫、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呼吸、血液、肝脏、肾脏)等,紧急转到ICU救治。抗结核、腹腔积液引流、间断CRRT等治疗半月余,万先生意识状态未见好转,腹部隆起依旧明显,家属深感无望。
青岛市知名专家、医院北部院区胸三科主任医师孙丽梅受邀会诊,建议转院,家属遂将医院北部院区胸三科监护室救治。
全力救治成功脱险
转院后,胸三科立即申请院内专家会诊,擅长结核性脑膜炎诊疗、胸腹腔疾病诊疗、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各位专家悉数到场。经过会诊,为万先生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核分枝杆菌大量繁殖是导致万先生高烧不退、腹腔积液、意识不清等主要原因,要想让万先生脱离危险需要“釜底抽薪”,其中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最为紧迫。胸三科团队采用脊髓硬膜内注药、脑脊液置换等方式,抗结核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患者体温慢慢恢复正常,痰菌转阴,意识逐渐恢复。胸三科团队通过腹腔闭式引流管为万先生引流腹腔积液,连续半个月每日引流ml后,腹腔积液逐渐减少。孙丽梅主任医师介绍:“我们先后为万先生引流出近ml的腹腔积液,相当于一桶大桶水。产生这么多腹腔积液的原因,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此外还与万先生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有关。我们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为其补充白蛋白以及利尿治疗,最终拔除了闭式引流管。”通过器官支持治疗,万先生的呼吸系统、血液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逐步恢复,于4月20日好转出院。出院后,万先生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能帮助女儿接送孩子上学。贪杯导致复发入院
让医护人员没想到的是,7月6日,万先生因腹腔积液再次回到胸三科治疗。系统检查后,胸三科团队认为引发此次腹腔积液的病因是肾病综合征和低蛋白血症。经询问,万先生喜欢喝点小酒,出院后随着身体的日渐康复,他抵挡不住美酒的诱惑,将不能喝酒的“禁令”抛之脑后,经常“小酌”几杯。长期服用结核药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结核病患者需要戒酒,而万先生还患有肾病综合征等其他疾病,饮酒不仅会增加肾脏代谢功能负担,还会与肾炎患者所服用的药物相冲突,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饮酒的。在医护人员的教育下,万先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再也不敢贪杯了。经过半个月的救治,万先生共引流出近ml腹腔积液,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于7月20日平安出院。万先生第二次住院治疗时医生为其查体孙丽梅主任医师提醒,结核病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治疗,必须戒烟、戒酒,不能因为病情好转就心存侥幸,一定不能贪杯。此外,还要坚持规范用药,定期复查,中途不可私自停药,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耐药,造成治疗困难。
特色专科——胸三科
胸三科是医院北部院区危重症患者救治特色科室,擅长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和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主要收治各型急慢性呼吸衰竭、各类型休克、各种原因所致的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不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重症感染等患者。科室开展的重症技术包括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技术(有创、无创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心肺复苏术、血液净化技术、床旁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技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等。为全院内科危重症患者提供治疗、生命支持和精心护理,得到了患者及各临床科室的认可和支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