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孩子的妈妈,
孩子现在正在发烧的妈妈,
一名曾经的医护人员,
当看到医护人员被打的新闻,
我的心情很纠结。
上午我家宝宝发烧了。有可能是疱疹性咽颊炎,也有可能是昨晚没盖好受凉了。
又看到新闻:珠海妇幼保健院近期就诊患儿上升数倍,连续两天有医护人员被打。第一天是被两个自称老师的“母女”打(因图片较为清晰,为避免侵权不方便贴图)。第二天是个男子直接踹护士,监控摄像头拍下了整个过程,有视频有真相:
我们先来看一张珠海市妇幼这几天候诊的场面,去过妇幼的人都知道,原来这个大厅里,是不用排队的。而现在,曲曲折折的队伍绕满了大厅。医院听说都一样,每天的号一大早就抢空了,看个病要排很久。
我们且不评价谁对谁错。
父母的心,都能理解。
医护人员的辛苦,有目共睹!
假如你家孩子病到抽搐,你是什么心情?
假如你的工作量突然增加3-5倍,你是什么心情?
医患关系恶化,会伤害到每个人,于事无补,反而更坏。
我们更应该知道的,医院,如何把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孩子。不要挤占他们的生命通道。
这次疱疹性咽颊炎密集发作,身边很多宝宝都中招了,
很理解很多父母的心情,但是来看病的有多少医院?导致医生护士浪费很多精力在根本没必要的人身上?而有需要的孩子无法获得及时
幼儿发烧时,即便是体温很高,但如果宝宝体力和精神都很不错的话,那就无须太过担心,若是幼儿出现高烧不退,同时还合并有意识不清、严重呕吐、抽搐、活动力很差等症状时,那就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病症,才需要马上就医。
发烧本身不是病,它代表着身体对抗外来病原体侵袭所出现的正常反应,并不需要对“发烧”本身过于担心,有些家长担心发烧会伤害到宝宝的大脑,事实上,除非是长时间高烧超过42℃或者是得了脑炎、脑膜炎,那样才会导致脑细胞受损,否则的话发烧只是一种“症状”而已,不会因此烧坏宝宝的小脑瓜的。
发烧原因何其多
为什么幼儿容易发烧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发布还不成熟,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受到感染的几率比较高,所以常会有发烧的情形出现。
对于一般的发烧症状,只要对症治疗并辅以适当的休息,那么发烧的频率和体温通常就会明显改善,但是退烧终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般的发烧症状也会持续上3天左右,而且可能会出现体温时高时低的情况,不过只要病情在好转就没关系,不必太过焦虑,只要记得多给孩子喝水即可。
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和护理
鉴于幼儿发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现在很多家庭都备有常用的退烧药,一般中低烧不建议用药,而是采取多饮水和物理降温。如果用药则不能因为没有马上看到退烧而在短时间内频繁地使用退烧药,否则有可能造成药效过重和退烧过度,不论是什么种类的退烧药,其间隔使用的时间至少要在6小时以上。发烧时的护理方法如下: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2、居室空气要流通凉爽,必要时开空调,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鼓励多饮水(各种液体均可),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通过不断饮水和排尿是降低体温的好办法,单在额头贴降温贴并不能降温。
4、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医生的孩医院吗?
答案是:不会!也是按照以上方法处理!
出现高热的紧急处理:
采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儿尽快降温。可用冷湿毛巾敷额裹腿,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若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高热不退时做物理处理的同时可服退热药或用退热栓,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遇高热最好不要不医院跑,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否则病孩很容易在途中或在繁忙的急诊室候诊中,体温继续升高而发生意外,应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这里还要奉上国外一个经典退烧方法,把洋葱放到袜子里!很神奇!无痛苦!适合孩子。有WIFI时看看,别一发烧就不知所措了!
协会呼吁1、全面开放二胎,一家一个命根子,搁谁身上都急,作出不理智什么事都有可能。
2、家长平日多掌握科学知识和护理知识,不要孩子一医院。把救治通道留给真正有需要的患儿。不要一人挂几个号(为尽快看病有家长把儿科、急诊、发热门诊各个号都挂了。)
3、确实急诊要合理和医护人员沟通,克制自己情绪,否则惹医院如果孩子确实情况紧急更加耽误病情。(比如医生不能观察到的症状如果孩子真的有,那就发作时用手机视频拍摄下来给医生看。)
4、近期病*传染高发尽量不带孩子到人多聚集的地方去(包括就餐和儿童乐园),如已经确认为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则从发病起两周内不入园入托不去儿童聚集地(早教、游乐场),因为本病传染期为两周。幼儿园不盲目追求全勤率,不让孩子带病入园,需要停课及时停课,避免聚集感染。
5、转发本文,让更多父母看到,科学掌握护理知识,理智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