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脑膜炎,
一个可以致命的病,
一个专侵青年的病,
一个容易误诊的病,
一个压床烧钱的病,
一个可以救治的病,
一个未受重视的病,
…
张家堂教授
近日,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家堂教授受邀出席“人民好医生-科普问诊”直播访谈,进行关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科普讲座。
01
你了解脑炎脑膜炎吗?
在讲座中张教授指出脑炎脑膜炎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两大类疾病,发病率高,发病人数可达到脑卒中的50%以上;发病群体以青少年,青壮年,执业人群等社会活跃人士为高发;且病情来势迅速凶险危害大,需要第一时间诊断治疗,否则将会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后遗症以及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为了提高人们对脑炎脑膜炎的认识,国际权威组织分别设立2月22日与4月24日为“世界脑炎日”和“世界脑膜炎日”。但目前普通人群对这类疾病知之甚少,急需普及加深认识。
02
如何区分脑炎与脑膜炎?
谈到脑炎与脑膜炎的区别,主要是因为累及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尽相同,形象比喻来说,两个疾病的差异就像西瓜瓤和西瓜皮的区别。脑炎是脑实质发炎,可以有癫痫、精神症状以及脑卒中症状,累及部位不同,产生的症状也不同,如果累及语言中枢患者可能会口齿不清,累及运动中枢,患者可能会出现偏瘫甚至截瘫。脑膜炎,顾名思义就是脑膜发炎,主要以软脑膜发炎为主,进而使脑脊液循环出现障碍,症状主要是患者出现脑膜刺激征,如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头部活动受限,甚至会因颅内压高而昏迷。
03
为什么脑炎脑膜炎误诊率高?
张教授继续讲到,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的差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分为病*性、细菌性、真菌性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类型。总体说来,引起脑炎或脑膜炎的微生物种类繁多,细菌,真菌,病*,立克次体等都可能导致脑炎或脑膜炎。
面对主持人提出的误诊疑惑,张教授分析到,脑炎脑膜炎在临床的误诊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在临床实践中,与其他疾病相比,患者临床症状相似,难以判断是否为脑炎或脑膜炎;第二个层面是临床即使能够诊断脑炎或脑膜炎,但发生感染的病原体难以确定,而且其累及部位的特殊性,不能轻易的对其进行活检,只能用脑脊液进行检测,而脑脊液使用传统方法如涂片与培养检测病原体的阳性率较低,使得临床脑炎脑膜炎的误诊率相对较高。
04
有哪些脑炎脑膜炎诊断新技术?
面对脑炎脑膜炎难以鉴定病原体的困境,新型的基因检测技术病原宏基因组学也给临床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张教授透露,9月份在青岛举办的中华神经病学年会上,专家们分享这个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病原宏基因组学将传统方法学的检测阳性率提高了3-4倍,可以达到40-60%左右。新型辅助诊断技术如病原宏基因组学与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更多的临床医生投入到这一领域,也将会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诊治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05
脑炎脑膜炎能预防吗?
谈到如何预防脑炎脑膜炎的发生,张教授说到,社会活跃人群、部分执业人群难免会接触传染源,因此,可以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做到防蚊防虫,也可通过相关疫苗预防,但是疫苗也只能防止一小部分病原体。目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途径广泛,防不胜防,很难避免,当务之急是加深人们对脑炎脑膜炎的认知,早发现早送诊以便医生早诊断早治疗是最有效的途径。
最后,张教授呼吁大家重视脑炎脑膜炎,同时因为血脑屏障对治疗用药有特殊要求,希望药事管理部门能制定特殊的抗生素用药*策。
06
问答环节
脑炎脑膜炎属于大病吗?需要终身服药吗?
答:不需终身服药,根据不同的病原体感染,有不同的服药时长,治愈后便可不必再服药。
Question1
做哪些检查可以诊断脑炎脑膜炎?
答:1.神经科医生的专科查体。2.影像学:头部核磁。3.腰椎穿刺,化验脑脊液(最直接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Question2
脑炎会有后遗症吗?
答:根据累及部位的不同,后遗症不一样。通常有记忆力下降、语言功能出现障碍,也可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的后遗症。
Question3
怎么区别高热抽搐还是脑炎抽搐?
答:高热惊厥儿童多见,高热时才抽搐,体温下降则消除。若是脑炎会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主要还是遵循儿科神经科医生的诊断。
Question4
孩子为什么会得脑炎,会传染吗,会影响智力吗?
答:越是年轻越是社会活跃人群,越容易得脑炎。部分脑炎会传染,绝大部分不会传染,及时治疗会降低后遗症甚至没有。
Question5
自己操作美容针会引起脑膜炎吗?
答:不注意无菌操作会有这个风险,还会引起化学性脑膜炎的风险。
Question6
IDseq?为疑难危重感染保驾护航
IDseq?从海量宏基因组数据中探明感染微生物,实现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快速、准确和全面鉴定,辅助临床感染诊疗,为疑难危重感染保驾护航。
我们深深明了,每一份珍贵标本的背后,
都有一位亟待救治的病患。
微远基因
公司
-
简历投递:
hr
visionmedic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