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奈瑟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是细菌性脑膜炎和败血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万例感染病例和,例死亡。由于感染后死亡可能快速发生,因此应将病例视为需要紧急治疗的病例。此病患者以儿童多见,流行是成年人发病亦增多。
人类作为脑膜炎奈瑟菌唯一的易感宿主,在细菌由鼻咽部侵入机体后,依靠菌毛的作用粘附于鼻咽部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多数人感染后表现为带菌状态或隐性感染,细菌仅在体内短暂停留后被机体清除。只有少数人发展成脑膜炎。我国引起脑膜炎的主要是A群菌,B群常为带菌状态。
奈瑟菌脑膜炎感染的发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1、病原菌首先由鼻咽部侵入,依靠菌毛吸附在鼻咽部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引起局部感染;
2、随后细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伴随恶寒、发热、呕吐、皮肤出血性瘀斑等症状;
3、侵入血流的细菌大量繁殖,由血液及淋巴液到达脑脊髓膜,引起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患者出现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导致DIC,循环系统功能衰竭,于发病后数小时内进入昏迷。病理改变表现为脑膜急性化脓性炎症伴随血管栓塞,白细胞渗出。
奈瑟菌脑膜炎潜伏期平均为4天,常见的症状是颈部僵硬、高烧、对光敏感、精神错乱、头痛和呕吐。若不加治疗,50%的病人将失去生命,即使在发病早期获得诊断并开始进行适当的治疗,仍有5%至10%的患者通常在出现症状之后的24至48小时内死亡。由于奈瑟菌脑膜炎可导致脑和脊髓的很薄的内皮发生炎症而造成疾病,该病可对大脑带来严重损害,幸存者中10%至20%会遗留脑损伤、听力损失或学习障碍。
脑膜炎球菌败血症不太常见,但其属于奈瑟菌脑膜炎的更为严重的形式(通常是致命的),其特点是出现出血性皮疹和快速发生的循环衰竭。
这些人感染风险高
脑膜炎球菌感染是季节性的,一月,二月和三月病例增加。尽管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监测数据表明,该疾病发生率最高的是1岁以下的儿童。在青春期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危险因素包括先前最近的病*感染、家庭拥挤和吸烟。
根据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的指导原则,以下因素与风险增加有关:
1、持续的补体成分缺陷:补体途径中存在遗传缺陷的人(例如C3,C5-C9,备解素,D因子或H因子)感染风险增加了10,倍。
2、使用补体抑制剂:使用依库丽单抗可使脑膜炎球菌感染发病率增加约2倍。即使接种疫苗,风险仍然存在。
3、存在解剖或功能性缺陷的患者,如镰状细胞病。
4、艾滋病*感染:那些感染了艾滋病病*或艾滋病患者患脑膜炎球菌的风险增加了11到24倍。
5、高暴露水平:经常暴露于脑膜炎球菌分离株以及去往脑膜炎球菌高流行或流行国家的微生物学家面临更大的风险。
6、与他人住在一起。例如大学生和新兵,甚至在迪斯科舞厅狂欢时发生过爆发。
7、男性同性恋。疾病发病率低,但可能与HIV感染有关。
预防流脑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接种流脑疫苗。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推广流脑疫苗接种,流脑的发病开始大幅度下降,但它至今仍然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传染病。
近年来,伴随生物技术的发展,流脑多糖结合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诸多进展,更多疫苗有望通过临床试验进入市场。注:本图文根据网络文章整理,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谅解,感谢!
关于公司西安力邦医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慢性病检测、监测、治疗、康复、AI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及云平台建设,聚力打造互联网+慢性病医疗服务生态闭环链。项目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与线下智能穿戴、智能设备紧密结合,打造符合慢性病的预防、教育、干预、治疗、护理及康复全过程的“智慧慢病管理云平台”。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