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脑膜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什么样的新生儿宝宝可能会被查出听力损失
TUhjnbcbe - 2020/12/20 17:31:00
在新生儿出生之前,小生命在妈妈肚子里就能听到声音了,呱呱坠地后,放声一哭放开肺部,开始人生旅程。在旅途中,小生命会听取世界美好的声音,学会说话、沟通,正常的听力。是新生儿认识世间万物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孩子听力受损,那么就无法完整地认识世界。胎儿24周内耳已具雏形

当胎儿还在妈妈肚子里,大约24周时,内耳就已具雏形,可以听到声音,所以很多妇产保育员都鼓励妈妈在怀孕时应多和胎儿说话,以及让胎儿多听柔和音乐,都能促进其听力发育。在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避免过于强烈的胎教音乐,国外有文献认为,音量过高的胎教音乐也会伤害胎儿稚嫩的听力。所以,先天性的听力损失在母亲肚子里就会形成,而并非出生后才有的,目前的医学技术无法准确识别出生前的听力情况。

由于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就能听到声音,所以新生儿一出生就能听见外部环境的声音,对熟悉的声音更有反应。比如听到妈妈的声音,会感到舒适而露出满足的表情,到了2~3个月大时,新生儿对熟悉的声音可能会微笑,不熟悉的可能会感到恐惧,这方面可能从眼神或表情表现出来。但对于听障新生儿来说,由于听力本身存在障碍,所以可能会对周围声音反应不明确。

有研究认为,新生儿对母亲的声音更有兴趣,因为在母体内常常能听到,所以比较熟悉。而对于其他人(比如爸爸、爷爷奶奶)的声音兴趣不大,因为不熟悉。对于重度以上听障新生儿来说,由于听力本身存在障碍,所以不存在对声音熟悉感的问题。

听力损失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医院都会为新生儿提供听力筛查服务,一般会在出生后三日内进行。目前对听力干预的普遍共识是基于三早原则,既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在海外地区还有早康复,之所以“早”非常重要,有一个铁证,国外研究人员曾用实验鼠进行研究,实验鼠出生后,研究人员将蜡放置在老鼠耳道,阻隔声音传递,耳蜡在一年后取出,用仪器测试实验鼠能否听到声音,结果在听觉神经正常的情况下,实验鼠仍不能准确识别声音,研究认为是实验鼠从小脑部就没有接受过声音刺激,不懂得辨别和处理声音。

新生儿听力筛查

那么什么样的新生儿是听力损失的高发人群呢?新生儿在以下12条中只要有其中的1条就有可能会发生听力损失。

1)有先天性或迟发性婴幼儿期耳聋的家族史;

2)母亲在孕期曾经患过已知的或者推测的与感觉-神经性疾病有关的感染史,如风疹、疱疹、梅*、巨细胞病*感染及*浆体原虫(弓形体)病等;

3)有头面部的畸形,如耳廓、外耳道的形态异常,上嘴唇垂直沟消失或者发际低下等;

4)出生时体重小于g;

5)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其胆红素水平达到换血所要求的指标;

6)曾经使用耳*性药物5天以上;

7)患有细菌性脑膜炎;

8)出生后5分钟内Apgar评分在0-3分,或者在出生后10分钟内不能自主呼吸的患儿,或者在出生时肌张力低下,并一直持续2小时;

9)机械给氧时间大于9天,持续性肺压力过大的患儿;

10)有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同时存在的其他一些综合症;

11)新生儿有需要进入急重症病房大于48小时以上的疾病或状态;

12)儿童期永久性的感音性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样的新生儿宝宝可能会被查出听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