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界过敏组织(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和湿疹、荨麻疹等已经成为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
其中的过敏性鼻炎是最常见的鼻炎类型之一,是免疫力失衡的一种表现。在我国,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为8.7%-24.1%,每10人就有1~3人患不同程度的过敏性鼻炎,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青壮年和婴幼儿多发。鼻炎是会呼吸的痛,在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70%会影响睡眠,94%会影响生活和工作。
现在正值炎炎酷夏,夏天的命都是空调给的,但有些过敏性鼻炎患者却不能吹空调,他们一吹空调就打喷嚏、涕流不止,直呼活得太“南”了目前由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需要大家经常戴口罩,这对于正在犯鼻炎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鼻炎本身就会引起鼻塞、鼻痒、流鼻涕,这已经折磨得他们痛苦不堪了,而长期戴口罩既加重了他们的呼吸困难,还限制了他们随时随地搓鼻子、擦鼻涕,啥都不想说了,只想
值此今天“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来临之际,本期“百年协和讲堂”医院耳鼻咽喉科的蒋子栋教授,为您呈上一份轻松应对过敏性鼻炎的独家秘笈,让您在这个疫情笼罩下的夏天能够顺畅呼吸,安全度日~~~
感冒与过敏性鼻炎傻傻分不清!
由于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很相似,临床上约七成过敏性鼻炎被误认为是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成哮喘。尤其很多家长,把孩子的过敏性鼻炎当感冒治,持续治疗3个月、半年的吃药,很多药物都经过肝肾代谢,最后过敏性鼻炎没好,对肝肾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表现
1
打喷嚏打喷嚏比感冒更严重!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
2
总流清水鼻涕
大量清水样鼻涕,特别像重感冒,有时可不自觉从鼻孔滴下。
3
鼻塞
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
4
鼻痒
大多数患者鼻内发痒,会搓鼻子,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不停地搓眼,同时结膜充血)、耳痒和咽痒。
5
黏膜水肿
通过检查可发现鼻粘膜苍白、水肿。
6
病程
超过7天,时间会很长,总反复发作。
感冒的主要症状表现
1
找不到过敏原
2
急性发病,七天会缓解自愈,很少超过7天,因为7天正常人的免疫力就建立起来了,临床上没有短期内反复感冒的情况。
3
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闻不到味儿,开始可以为清水样涕,后期为*色黏稠脓涕。
4
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肌肉疼痛等
5
服用感冒药可以解除症状
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的区别:关键数字7天(大人小孩都适用)
流鼻水?可能是脑水从鼻子流出!
过敏性鼻炎和脑膜炎症状很相似,要警惕!脑膜炎病人也会出现鼻子不透气、流鼻涕、想打喷嚏这些症状。曾经就有一位患者,一到过敏季节就一直流鼻水,他就一直觉得自己是鼻炎,然后开了一些过敏性鼻炎的药服用,吃完药后一直时好时坏,突然有一天就发烧头疼剧烈,然后经医院抢救,被确诊为脑膜炎。
最终医生发现他并不是鼻炎,而是脑水从鼻子流出来了,所以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桐已秋声。
随着秋天的到来,早晚温差变大,气候变得干燥起来。幼儿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呼吸道传染病等一系列问题都随之而来。因此做好各项保健措施,保护幼儿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小编给家长朋友们准备了幼儿秋季保育保健小贴士,宝爸宝妈们仔细阅读,快快行动起来吧!
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1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引起的疾病。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引起。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
①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②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③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④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⑤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⑥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2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传播给孩子。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①勤洗手、讲卫生。
②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③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接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预防措施:
①接种腮腺炎疫苗。
②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但不得少于发病后9日。
4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为流行性感冒病*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多饮水、多休息,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
5接送、、秋季腹泻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引起,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温馨提示:预防秋季疾病,正确洗手很关键。
6口角炎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
预防措施:口唇发干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尽量告诉幼儿不要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
居家护理措施1教育幼儿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教育孩子多喝开水,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
3接送、、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公共场所游玩,避免接触发热、出疹等疾病幼儿,减少被感染几率。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家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接送、、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幼儿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
6让幼儿生活规律,保持充分睡眠,对提高幼儿自身免疫力相当重要。
7接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8预防接种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新冠病*预防知识
01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2、使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洗(内外交弓大力腕)。
①双手掌心揉搓;
②右掌心覆盖左手背,十指交叉,反之亦然;
③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
④指背叠于另一手掌心十指互扣;
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搓摩,反之亦然;
⑥右手五指并拢于左掌心,正反方向旋转搓摩,反之亦然;
⑦右手握住左手手腕,正反方向旋转搓摩,反之亦然。
3、用水冲洗双手,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
4、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垫着关水龙头或者捧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
02学会正确的佩戴口罩方法1、首选一次性外科口罩,建议购买正规企业的产品。
2、注意一次性外科口罩有内外之分,白色面向内贴着口鼻,蓝色面朝外。
3、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
4、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5、戴好后自行检查是否完全包裹面部、鼻夹处是否贴合。
6、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应包裹后作为有害垃圾处理。
7、摘口罩时,尽量不要接触口罩外侧,摘掉口罩后应立即洗手。
图/文:李茜编辑:李茜
审核:罗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