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I财经社牛耕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7月31日,“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诺要在科创板上市了。
由于采用A+H上市,其港股股价为港元,约合人民币近元。如果发行价定在元左右,康希诺可能创下A股发行价第二高,仅次于石头科技。此外,打新股每签可能净赚20万元左右,也让投资者趋之若鹜。
对康希诺来说,最近可谓公司的高光时刻:与陈薇院士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即将即进入三期临床试验,还登上顶级期刊《柳叶刀》。7月26日,康希诺还与辉瑞联手,由康希诺生产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辉瑞负责推广,一反中企只能当渠道的常态。
也是因为诸多利好,康希诺的股价从今年年初起,从57港元蹿升到港元,涨了3.7倍。如果延续科创板首日股价暴涨的传统,康希诺也许能创造疫苗股的股价新高。
新冠疫苗第一名
截至7月27日,新冠病毒在全球感染超已过万人,也让疫苗和药物研发成为新的“军备竞赛”。据BBC报道,特朗普“买光”瑞德西韦,与生产公司吉利德签下50万个疗程订单,引发欧洲国家抗议。在英国,政府则在加紧开发疫苗,已陆续投入1.42亿英镑,期待能让民众在秋天接种。
在中国,站在风口浪尖的则是康希诺生物。6月29日,康希诺发布公告称:公司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Ad5-nCoV),已获得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颁发的军队特需药品批件,有效期一年。这一疫苗被允许在军队内部使用,从侧面佐证了疫苗疗效。
7月20日,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康希诺。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同时发表了中英两国关于新冠疫苗2期的研究结果。中国的疫苗由康希诺和陈薇院士团队研发,受试者超过96%检测到抗体。而英国疫苗由阿斯利康公司与牛津大学研发,也让所有受试者出现了免疫应答,并且具有耐受性。
关于研发疫苗的过程,康希诺并未披露。但在回复证监会和上交所的文件中,康希诺晒出了全球8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疫苗研发进度:其中4个在中国,另外3个都是灭活疫苗,仅康希诺采用腺病毒载体路线。
根据公开信息,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原理是:用腺病毒搭载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递送到人体内后产生病毒抗原,然后产生针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相比灭活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缺点在于对感染过载体病毒的人效果较弱。
尽管站上了新冠疫苗研发的桥头堡,但一些特殊的风险也值得康希诺警惕。
首先,新冠疫情有可能在疫苗开发成功前结束,导致找不到足够多的病人试验,也没有市场。在非典疫情十周年的研讨会上,钟南山院士就曾说:“中国的研究院当年“做非典疫苗非常辛苦,全部鉴定完成了,要到6年,但是已经没有病人,所以就不做了。”
对此,康希诺在给证监会的回函中表示:新冠病毒可能长期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科学家SoumyaSwaminathan认为,可能需要4-5年才能控制新冠疫情。中国传染病专家张文宏则称,如果新冠病毒一直存在,要靠疫苗才能战胜疫情。
其次,由于新冠疫情具有重大影响,疫苗最终可能由国家主管机关负责定价、采购、出口销售,利润可能低于其他疫苗产品。
但以生产瑞德西韦的吉利德为例,尽管政府采购价美元/瓶低于出售给私人患者的美元/瓶,并且产能几乎被美国政府包揽,但瑞德西韦的股价还是在今年累计上涨18%。政府的强需求也意味着在审批上加快程序和大开绿灯。拥有一款研发进度领先的新冠疫苗药物,对药企绝对是利好消息。
疫苗企业“开张吃十年”
康希诺公司成立于9年,被称为“五个人撑起一家公司”:创始人朱涛和宇学峰来自疫苗巨头赛诺菲巴斯德,邱东旭来自ChinaBioLLC,毛慧华是中国最早一批生物科学博士,另一位COO巢守柏则是毛慧华之夫,来自另一家疫苗巨头阿斯利康。
来自国际疫苗企业的经验,使康希诺对整个研发体系有更好的把握。年,康希诺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埃博拉疫苗,获得国家食药监局批准,也是与陈薇院士的团队合作。年,康希诺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市值.9亿港元。按照四位创始人(除巢守柏外)42.99%持股,合计身价超过亿港元。
除了新冠疫苗外,康希诺还有16款疫苗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包括埃博拉病毒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其中进度最快的是埃博拉病毒和脑膜炎球菌疫苗。
这些疫苗的前景,也是康希诺的最大看点。疫苗是个高护城河、高利润、现金流稳定的市场,目前全球前十大疫苗均来自四巨头(GSK、赛诺菲、默沙东、辉瑞),且其中9个为年前研发,可谓“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而在国内市场,康希诺这样掌握完整疫苗研发流程的企业又比较稀缺。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是第一大疫苗生产国,年批签发量在5-7亿支。但中国对进口疫苗审核较严,每年95%批签发量为国产疫苗,且市场分散,没有份额超过15%的企业。因此,一款疫苗获批就开启了一座金库。
但康希诺的风险在于,尚未走出“十年不开张”的阶段。在-年,康希诺分别亏损万元、1.38亿元和1.57亿元,对应研发费用分别为万元、1.13亿元和1.52亿元,且未来三年仍将投入9-12亿元。这使得康希诺预计自己仍将处于经营亏损。
在招股书中,康希诺特别警示风险:如果在科创板上市第四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者净资产为负,可能触发科创板的退市条件。
对于这种尚不挣钱企业来说,科创板提供了一个回A上市,补充资金的机会。根据招股书,本次募资的10亿元中,5.5亿元将用于生产基地二期建设,1.5亿元用户在研疫苗研发。此外,由于美国近期对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并不友好,更多药企可能加入回A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