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脑膜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福寿螺,不福寿吃了不会让你又福又寿
TUhjnbcbe - 2025/4/29 17:00:00

本文专家:苏复工,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研发方向硕士研究生

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

清明螺赛肥鹅!”

要知道,江浙地区的田螺,

食法颇多,

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

也可煮熟挑出螺肉,

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嘬一口,啧啧啧,

这个味道真是美滋滋!

不过随着气温的上升,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即将来临。

小编最近在看新闻的时候,有报道称苏州出现大量福寿螺卵块,不明真相的市民误把福寿螺当做田螺捕捉食用,今天咱们聊一聊福寿螺!

福寿螺

福寿螺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原产地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年进入我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目前,在我国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区都有发现。

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

福寿螺的特点很好辨别,颜色大多是青黄色偏黄,尾巴较短,螺口较大,而且壳普遍较脆可捏碎。

在这里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福寿螺的繁殖高峰期到来,千万不要下河捕捞和食用福寿螺,避免感染寄生虫。

福寿螺的危害

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条,多的达条。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怎么区分福寿螺和田螺

从外形来看:

福寿螺和田螺是有很大区别。首先从个头来看,成年福寿螺体型要比田螺大很多,“再从颜色上来看,福寿螺颜色偏黄,田螺则偏青褐色。”

从构造来看:

即便是个头相当的田螺和福寿螺,构造上都会有很大的区别。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盖头是片圆形,而福寿螺尾部很短,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形。

不带壳的螺肉

要如何区分呢

这个其实也不难

和分辨外壳颜色一个套路:

两种螺肉主题色也不一样!

田螺肉整体泛白色,青色,青灰色

福寿螺则是泛黄褐色

煮熟的也能区分!

关键是看大小!福寿螺个大是因为福寿螺有两对触角,田螺只有一对。所以当你看到螺肉上的肉芽比较多且杂乱的时候,那就是福寿螺没差了!

百度百科上也有区分

福寿螺与常见田螺的表格!

不管是福寿螺还是田螺,均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以及其他寄生虫,因此,不管是吃福寿螺还是田螺,一定要煮熟,千万不能生吃或半生吃,特别是凉拌螺肉或烧烤螺蛳,不要吃。

如果大家最近在河边看到

这些密密麻麻的粉色小卵也不用怕

可以把它们揉碎、剥落!

父母应严禁孩子单独去河边玩耍

更不要好奇这种粉色的螺卵

而去拨弄螺卵

#百里挑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寿螺,不福寿吃了不会让你又福又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