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脑膜炎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丽水市以文化订制推进文化礼堂内容建设
TUhjnbcbe - 2020/8/6 10:38:00

丽水市以“文化订制”推进文化礼堂内容建设


今年是丽水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扩面提质之年,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内容建设,为基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把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打造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今年以来,丽水市文化部门以“文化订制”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内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充分调研论证,完善“文化订制”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公共文化基层行调研,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带队,调研组足迹遍及全市9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至少调研2个行*村的文化礼堂,围绕文化礼堂文化活动订制模式,了解文化礼堂建设的实际底子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向基层群众和文化工作者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在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开展“文化订制”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组织机构、订制方式、订制职责、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按照省文化厅和市委宣传部关于做好文化礼堂建设有关文件要求,成立全市农村文化礼堂文化订制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成立支中心,并抽调骨干力量,专门加强对已建成文化礼堂的服务指导。


二是精心实施订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层层“文化订制”机制和“文化订制员”制度,在市级层面为每个县(市、区)配备一名“文化订制员”,每人具体负责对接和服务一个农村文化礼堂,并设置县、乡、村各级文化订制员。加大全市乡村文化礼堂指导员、管理员的管理、培训力度,今年以来,按照基层订制需求,共组织文化业务干部到全市各农村“文化礼堂”开展排舞培训440余人次;赴遂昌县20个农村“文化礼堂”进行昆曲教唱辅导,辅导2000余人。同时,全市农村文化礼堂文化订制服务中心和各县支中心根据各个文化礼堂的活动需求申请,专门安排指导骨干针对需求进行“订制”服务,确保了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今年2月,应遂昌县群众要求,先后组织全市30多位音乐家和音乐骨干分别为遂昌县15个农村文化礼堂创作、录制了15首村歌。8月,将全市第七届乡村艺术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结合,所有的举办地点由各地文化礼堂主动申报,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举办了农民才艺擂台赛片区赛、乡村广场舞对抗赛、农民才艺擂台赛决赛等,做到了农民办、农民演、农民看、农民评。


三是做实常规动作,丰富文化礼堂配送内容。在以往常规的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展览下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文化礼堂配送内容,开展了“文化四送”进礼堂、自办村晚进礼堂、非遗民俗进礼堂、文化走亲进礼堂等活动,促进了乡村文化礼堂的常态化、机制化运行,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今年,通过市县联动,共计划向农村送戏1000场以上、送书10万册以上、送电影2.5万场以上、送讲座和展览500场以上,其中“四送”进文化礼堂率达到20%以上。在全市乡村文化礼堂中开展以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五水共治”等为主题的文艺巡演,计划在全市文化礼堂开展100场演出,目前已完成80余场巡演,群众反响良好。结合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在全市大力推广农村自办文化为主体,文化职能部门按需送资金、送培训、送策划服务为模式的“乡村春晚”建设,培养了村民文化建设的自信自觉,“乡村春晚”得以迅速“扩面”发展,今年春节前后,全市共有427个行*村先后自办“乡村春晚”,2015年春节前后,全市将有500个村自办“乡村春晚”。针对“非遗”资源大多遍布全市乡村的特点,通过充分挖掘,广泛发动群众,将乡村群众熟悉、接地气的年俗、民俗等非遗项目,纷纷搬上乡村文化礼堂舞台,既丰富了文化礼堂活动,又保护和传承了乡村的“非遗”项目。同时,以“乡乡一台戏”建设为基础,以文化礼堂建设村为重点,积极推进乡村之间文化交流机制建设,通过多村节目合办,乡镇文化联办的形式开展“文化走亲”。今年,在全市文化礼堂共开展文化走亲100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丽水市以文化订制推进文化礼堂内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