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XZ
CD47又称整合素相关蛋白,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均表达。CD47可与巨噬细胞上蛋白SIRPα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导致肿瘤的免疫逃逸。近些年来CD47在肿瘤免疫治疗中逐渐升温,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潜在有效和广泛应用的靶点,因此许多抑制剂已经被开发出来,可以特异性地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以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鉴于CD47能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那么CD47除了能促进癌细胞免疫逃避之外,是否在其他疾病中也能够发挥,特别是传染性疾病。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mBio上发表了题为UpregulationofCD47IsaHostCheckpointResponsetoPathogenRecognition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CD47在先天免疫中的调控作用,并为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性干预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当固有免疫细胞上的模式识别受体PRR感知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PP)时,该细胞表面就会上调CD47的表达,也就是所谓的“不要吃我”信号。CD47表达的增加抑制了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弱化机体免疫能力。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检验了CD47的表达在先天感染反应中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感染源感染小鼠细胞和人类细胞,如小鼠逆转录病*、淋巴细胞性绒毛膜脑膜炎病*、长曲棍球病*、新型冠状病*等。结果发现被这些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表面均表现出了CD47的上调。
其次,该团队为了确定CD47的上调是否是由PRR刺激引起的,于是使用小分子激动剂(NOD2、MDP)特异性的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选,并在刺激后24小时测量CD47是否改变。此外,还使用双重激动剂R,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刺激后的第三天从脾脏分离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测量CD47表达情况。以上两种情况均显示出CD47上调。这些数据表明CD47的上调是通过病原体刺激PRR所引起的。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使用CD47抗体阻断感染了淋巴细胞性绒毛膜脑膜炎病*的小鼠体内CD47介导的信号传导,发现阻断CD47之后可以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速度。还通过敲除小鼠的CD47基因,提高了小鼠对肺结核杆菌侵袭的控制能力并显著延长它们的存活时间。此外,对丙型肝炎病*感染者的细胞和血浆进行分析,发现在人类细胞中也上调CD47,并且炎症因子刺激和病原体直接感染都能促进CD47表达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CD47的上调可对感染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总的来说,CD47在调节感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CD47的上调是一种早期的先天免疫检查点反应,并且免疫抑制机制不仅在免疫反应的效应期能被激活,在PRR检测的诱导期也能被激活。因此,CD47可作为针对多种传染病的检查点治疗的潜在靶标。
来源:Bioartreports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