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神药”那么贵?高定价部分源自新药研发的高风险与低成功率。
作者
康路江晓川编辑
张庆宁
出品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新型冠状病*肺炎不是孤案。
医务工作者发表在《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近30年来,全球新发传染病约40种,除新发现的,还有些是由于菌株变异、药物耐药、易感人群身体功能变化,从而死灰复燃的传染病。
人类社会与传染病的斗争从未停歇,时而人类占据上风,发明各式药物,压制疫情流行;时而疫病反扑,发生变异,让更多人进入生死场。
在研发投入巨大、盈利预期不明之间,专利保护制度与公共健康权益之间,冲突不断。
好在,相对于中世纪私人慈善家的孤*突进,多年后的*府部门、私营部门、慈善组织、国际合作组织,针对传染病防控,已经创造出愈发多元的药物供给机制。
疫情药物研发史,同样是一部现代文明进化论。
青霉素出世:*府搭台,药厂唱戏
19世纪之前,传染病控制主要由私人慈善家自愿提供:寺院自办的公益经营,或者发动信徒们募捐。
而后,*府成为传染病防控的主体,通过征税来筹集款项。
私营部门逐步登场,它们自筹资金、运作灵活,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为公共卫生计划的开展提供了大笔资金,帮助*府部门打击疫病。
一个案例来自青霉素,曾经被称为“奇迹药物”。
研究者说,青霉素开发的巨大规模和复杂性,标志着制药业开发药物的新时代,而二战使得各大药厂与*府间开展大量合作,这为今后的公私合伙关系奠定基础。
青霉素在年被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大抗菌素,能够杀死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等导致众多人丧命的致病菌。
在青霉素大规模应用前,很多人因为常见外伤而离世。例如,就在青霉素年实验期间,43岁的英国警察亚历山大就因修剪玫瑰时划伤嘴巴侧面,进而造成眼部、面部及肺部感染而离世。
青霉素在问世后的十几年中均没有得到大规模临床应用,其中的核心桎梏是大规模生产技术未能发明。
年代,英国皇家海*医学院在生产青霉素
随着二战爆发,为应对咄咄逼人的德国*队,英国人的工业设施优先处理战争需求,他们无力在本土改进青霉素的生产工艺以满足大规模需求,转而向美国求助。
年,牛津大学生化学家弗洛里(HowardFlorey)携团队来到美国,希望劝说几家大制药厂投资研发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工艺,最初遭到“无情拒绝”。
而后,弗洛里拜访了老朋友理查兹(AlfredN.Richards),他是美国科学研发办公室医学研究委员会的主席,通过自己的人脉联系到四家药厂。
这四家药厂分别是默克、施贵宝、礼来,以及辉瑞。理查兹告诉药厂负责人,生产青霉素是在为国服务,并且联邦*府将提供支持。
*府机构、科学家,以及药厂的研究代表们终于坐在一起,他们开了好几次会,确认了青霉素生产工艺的改进前景。
不同药厂分别选择了化学合成或生物发酵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但他们都同意分享各自的研究进展。
为解决从实验生产规模到量产规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药厂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验证了发酵路线这一生产工艺。
早期用于生产青霉素的设备
年,辉瑞建成世界首家青霉素商用量产工厂,产量达到每月万单位,利用新发明的深罐发酵技术,成为世界最大的“奇迹药物”生产者。
那时,二战激战正酣,战士们常常因为外伤造成的感染而丢掉性命,青霉素能大大减少这类非战斗性减员。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还将青霉素作为国礼赠给中国。
由于青霉素的战争需求量与日俱增,美国战争生产委员会承担起提升药物产量的职责,该委员会从家药厂中筛选出21家加入青霉素生产计划。
为满足生产目标,战争生产委员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包括雅培、立达在内各家药厂的需求,资助其建造新的生产车间,允许私人投资加速折旧等。
这些药厂生产的青霉素同样由这一机构负责调配,优先满足*事需要,为盟*战士提供救命药。
年初开始,青霉素产量急剧增长,从年的亿单位跃升至年的6.8万亿单位。
这使得美国*府于年取消限制,任何人都可从药房购买青霉素。
药厂押注商业,捕猎“丙肝神药”
除了药厂与*府的通力配合之外,历史上许多堪称成功的药品,来自药厂的独立行动,他们押注商业前景,“捕猎”优质药物。
“丙肝神药”的索非布韦(Sovaldi)让美国药厂吉利德一举成名。这款“神药”是吉利德年通过一宗收购所得。
索非布韦诞生于Pharmasset公司,是一家年成立、专注于抗病*领域的生物技术公司,在艾滋病和乙肝、丙肝领域均有研究项目。
年,担任该公司高级副总裁的科学家索菲亚(MichaelJ.Sofia)在药物发现过程中,筛选出一种能够有效抑制丙肝病*复制的新药——索非布韦,这款药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的贡献。
丙肝病*经血液传播,会引起急性或者慢性肝炎。世界卫生组织说,丙肝的严重程度从持续几周的轻微病症(如*疸、腹痛、关节疼痛)到终身严重疾病(如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不等。
年,索非布韦进行人体实验。
年,吉利德以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Pharmasset,也将这款在研药收入囊中。据报道,吉利德聘请的并购投行美林美银和巴克莱,在讨论Pharmasset估值的过程中,“评估了索非布韦未来可能的售价”。
吉利德于年4月提交了索非布韦与利巴韦林联用的新药申请,并于年10月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突破性疗法称号。
吉利德的“捕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索非布韦上市首年的年,这款药就为吉利德带来.82亿美元销售,与亿美元的收购价格相比,几乎打平。
就在索非布韦成为“救命药”的同时,高昂的标价引发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和美国部分议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