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斑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真菌感染不容小觑,及时而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对缓解病情和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但抗真菌药物选择太多,乡医们往往存在困惑。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带来抗真菌具体药物、选药原则、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总结,建议收藏!
01
具体药物及抗菌谱
抗真菌药物分为六大类,其中两性霉素及脂质体、氟胞嘧啶、吡格类、棘白菌素类主要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制霉菌素、丙烯胺类(特比萘芬)、灰*霉素用于治疗皮肤、指甲、趾甲等的表浅真菌感染。各类抗真菌药物的特点:●两性霉素B的抗真菌谱最广,几乎对所有真菌均有抗菌活性,唯一缺陷为对卡氏肺孢子虫无抗真菌活性。●三唑类药物如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雷夫康唑的抗菌谱较广,但对卡氏肺孢子虫也无抗菌活性。●棘白菌素类的药物对卡氏肺孢子虫有活性,但对新型隐球菌无抗菌谱。●氟康唑的抗菌谱比较少。●两性霉素B、三个三唑类药物、三个棘白菌素类的药物对烟曲酶都有抗真菌活性,但对毛霉、根酶和镰刀霉只有两性霉素B才有抗真菌活性。抗真菌药物特点总结如下图:
02
真菌感染选药原则
1.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①致病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马尔菲尼青霉菌、皮炎芽生菌、暗色真菌、足分枝菌、孢子丝菌;②条件致病菌: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曲霉菌、毛霉菌、放线菌、奴卡菌属。国内前三种多见。部分真菌对药物敏感性(++推荐、+敏感、±不确定、空白为不推荐)2.根据感染类型选择用药▲肾盂肾炎:念珠菌属--氟康唑、次选两性霉素B。▲血流感染:念珠菌--氟康唑、棘白菌素类,次选两性霉素B。▲感染性心内膜炎:念珠菌属--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次选棘白菌素类。▲阴道炎:念珠菌--局部用药选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全身用药选氟康唑。3.侵袭性真菌病--曲霉菌、隐球菌■预防性治疗: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诊断性试验治疗:可能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经验治疗: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目标治疗:确诊者。■停药指征:①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灶消失;②微生物学清除;③免疫抑制状态逆转。其中,确诊分为:疑似、临床诊断、确诊。粒缺伴发热且长期使用抗细菌药物者为疑似病例,可以考虑经验性治疗;确诊主要指血培养或穿刺液培养发现真菌;临床诊断指开放性如痰培养或痰涂片发现真菌。★曲霉菌属:诊断后即予强效、快速、针对性治疗,具体用药见上表格。初治时静脉给药,多部位感染时或初始无效时予联合用药。注意:纠正粒缺至关重要,必要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念珠菌属: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念珠菌感染者应拔深静脉置管,眼底检查。★隐球菌属:CNS隐球菌感染、重症隐球菌感染或隐球菌血症患者诱导治疗两性霉素B或含脂制剂+氟康唑,无法耐受者选氟康唑,巩固和维持治疗选氟康唑;免疫抑制和免疫功能正常的轻中度的非CNS感染患者选氟康唑。CNS隐球菌感染必要时可脑脊液引流、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选药原则总结:①一般根据感染部位、致病真菌种类、严重程度、患者生理状态、抗真菌药在人体内分布特点及*性大小选择抗真菌药,个体化治疗。且临床上常多次进行血液或分泌物的细菌/真菌培养+药敏,同时定期复查血象、肝肾功能、胸片等以调整用药。②病原体不明确可先予经验性治疗,明确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选择敏感抗生素。③重症感染者静脉用药或序贯给药(静脉、口服),若严重感染或初始治疗不能控制着需联合用药。④条件致病菌多为患者免疫机能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的二重感染,故必要时抗细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同时应同时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病,增强免疫机能,必要时补充免疫球蛋白。⑤开放性标本如痰标本价值有限,血培养更有参考意义。疗程:皮肤黏膜真菌感染如手足廯、面部、股廯等一般疗程1-2周;甲真菌病(灰指甲)疗程3-4周;侵袭性真菌病的抗真菌疗程至少6-12周,根据患者免疫状况、真菌种类、药物种类调整。①念珠菌血症:血培养阴性后再用2周;骨髓炎:6-12个月;关节感染6周;其他:培养或血清学检查转阴时停药,一般2周以上。②隐球菌:CNS感染、重症感染、隐球菌血症者诱导治疗2-4周,巩固维持治疗6-12周,非CNS感染者疗程6-12周。
03
不同药物用药特点
抗真菌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如下图所示: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注意病人的情况是否适合使用该药物:◆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