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meningitis,PM),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小儿时期,尤其婴幼儿期。
而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仍是世界范围的主要疾病之一。尽管有效和强力的抗生素治疗使PM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有报道其发病率以及病死率仍可高达34%和50%[1]。我国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不过新生儿期的PM病死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30%以上下降至10%左右[2],Basmaci等[3]研究的例儿童大肠杆菌脑膜炎中,除新生儿外,多数为3岁以内的婴幼儿,病死率达9.2%。
有研究指出,不同年龄小儿化脑的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比例差异[4]:
·0~2个月B组链球菌,肠杆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等),李斯特菌
·2~4个月B组链球茵,肺炎链球菌,B型噬血流感杆菌,奈瑟脑膜炎双球菌
·4个月~5岁噬血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脑膜炎双球菌
·5岁肺炎链球菌,奈瑟脑膜炎双球菌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常缺乏明显的季节特点。致病菌大多由体内感染灶(如上呼吸道、皮肤等感染)经菌血症或败血症过程侵犯至脑膜。
图1.周云芳教授《化脓性脑膜炎诊治要点》课程截图
脑膜炎的产生一般需经过以下四个过程:
1. 上呼吸道或皮肤等处的化脓菌感染;
2. 致病菌由局部感染灶入血(即菌血症或败血症);
3. 致病菌经血循环波及脑膜;
4. 致病菌的繁殖引起脑膜和脑组织的炎症性病变。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发生化脑最常见的前驱感染,多数病例局灶感染的症候轻微甚至缺如。由于对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有目标治疗和经验治疗的需求,因此确定病原尤其临床治疗指导的意义。
图2.周云芳教授《化脓性脑膜炎诊治要点》课程截图
应用临床宏基因组测序,结合其他非特异性检测,可帮助医生明确目标,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图3.周云芳教授《化脓性脑膜炎诊治要点》课程截图
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一嘉医课(J-Academy)整理和加工了今年稍早一些时候,医院儿科组织的会议内容,今天和大家分享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院内科周云芳教授《化脓性脑膜炎诊治要点》一课。
周云芳教授长期从事儿内科、感染、免疫临床治疗,曾赴以色列进修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著有多部专著,包括儿科手册,儿科医嘱手册,当代新生儿学等。
周云芳教授的这节课程包括三个部分内容:
·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与宿主因素的关系
·临床诊断“金标准”及诊断性治疗的把握
·关于治疗上的几个问题
图4.扫码前往J-Med平台免费学习周云芳教授全部分享内容
参考文献[1]vandeBeekD,deGansJ,SpanjaardL,etal.Clinicalfeaturesandprognosticfactorsinadultswithbacterialmeningitis[J].NEnglJMed,,(18):-.DOI:10./NEJMoa.
[2]朱敏丽,胡钱红,麦菁芸,等.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53(1):51-56.DOI:10./cma.j.issn.-..01..
[3]BasmaciR,BonacorsiS,BidetP,etal.EscherichiaColiMeningitisFeaturesinChildrenFromtoinFrance[J].ClinInfectDis,,61(5):-.DOI:10./cid/civ.
[4]秦炯.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13):21-21
版权信息
本文由一嘉医课编辑部负责编写或约稿。如需转载,请联系jmrejmre.org。未经授权使用文章内容及部分内容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